客人問一問就消失?你的代購訂單,可能死於這 5 個「消費斷點」

為什麼聊天室零跳轉,是提高代購轉換率的隱藏關鍵?

你是否也遇過這樣的心痛場景?

「請問這個多少錢?」、「有其他顏色嗎?」、「從日本寄回來要多久?」...

你熱情地回覆了所有問題,甚至為了客人,花半小時到處找了更多實拍照給他,對方滿意地回了「好的我考慮一下」,然後... 就再也沒有然後了。

你心想,是價格太貴嗎?還是他只是隨口問問?但你有沒有想過,真正扼殺這筆訂單的,可能不是價格,而是你們之間那段充滿「斷點」的對話流程?

拆解傳統代購流程中的 5 大「消費斷點」

讓我們一起來檢視這趟傳統的代購旅程,看看你的客人,到底是在哪個環節悄悄溜走了。

1

斷點一:從 IG/FB 到 LINE,甚至是LINE 社群到LINE官方帳號(OA) 的「引導斷點」

當客人在 IG/FB/LINE 社群 對你的商品產生興趣,你請他「加 LINE 詳談」。這個動作,本身就是第一道篩子。對客人來說,這意味著要「離開現在的 APP → 打開另一個 APP → 搜尋 ID → 加入好友」。許多嫌麻煩、或只是當下衝動想問問的客人,就在這一步直接放棄了。

2

斷點二:在 LINE 用文字「整理訂單」的「混亂斷點」

客人加了 LINE,開始用文字條列他要的商品。「我要A款白色、B款藍色不要盒子、C款要加購...」當品項一多,光是來回複製貼上品名、確認規格和數量,就足以讓對話變得冗長混亂,磨損掉客人與你最初建立的購物熱情。

3

斷點三:提供匯款帳號的「信任斷點」

這是最致命的斷點。當你貼出你的銀行帳號,客人的購物衝動會被「切換 APP 去網路銀行或 ATM」這個動作徹底中斷。他可能會想「等一下再用電腦轉帳」,然後就被會議、報告、小孩哭鬧等其他事情分心,最後完全忘了這件事。

4

斷點四:等待匯款截圖的「焦慮斷點」

客人匯完款可能忘了截圖,或者你因為在忙沒即時看到。這段等待的時間,對客人來說是「我的錢付了,賣家知道嗎?」的不安;對你來說,則是「他到底付了沒?」的焦慮。這種不確定感,對購物體驗是極大的傷害。

5

斷點五:手動對帳的「延遲斷點」

在你終於收到截圖後,還無法立即確認入帳。你只能跟客人說「好的我確認一下」,然後登入網銀,在一長串的明細中尋找他的款項。這種時間差的「延遲」,會大大降低客人的「成交喜悅感」與對你的「專業信賴感」。

這趟漫長的旅程,每一步都是一個讓客人分心、猶豫、或乾脆放棄的「斷點」。訂單,就是這樣不知不覺死掉的。

「感覺」很重要——零跳轉如何無形中提高轉換率?

我們不談冰冷的 KPI,我們談「感覺」。

對客人而言,這是一種「順暢到沒時間猶豫」的感覺。

想像一下,客人在 LINE 裡看到商品,點開、選擇規格、加入購物車、按下 結帳按鈕 付款,整個過程在同一個聊天室裡一氣呵成。他感覺就像在跟一個超級聰明的助理對話,順暢到他根本沒有機會切換思緒去「考慮一下」,購物慾望在最高點時就已變現。

對賣家而言,這是一種「訂單自動成立」的安心感。

想像一下,你在忙著包貨時,手機「叮」一聲,LINE 跳出「訂單已付款」的通知,錢已入帳。沒有來回確認的焦慮,沒有等待客人截圖的煎熬。這是一種對事業的「確定感」和「效率感」,讓你覺得一切都安穩地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這種理想的「感覺」,並非遙不可及。它來自於精心設計的流程。Looc 正是為此而生,它能徹底縫補傳統流程中的所有斷點。

Looc:為代購打造的「沉浸式聊天室電商」

告別文字轟炸: 用精美的卡片式選單,讓商品自己說話,規格、價格一目了然。

抓住購物衝動: 內建的購物車與 結帳按鈕,讓客人的購買慾望在最高點時,能被無縫接軌地滿足,不因「切換 APP 去匯款」的動作而中斷。

🛡️

給予滿滿安全感: 從「已付款」到「已出貨」,Looc 自動化的訂單狀態通知,會即時傳送給客人,建立起無可取代的專業信賴感,也徹底解放你的客服時間。

你的時間,值得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

代購的競爭,下半場比的不是誰的價格最低,而是誰的「體驗」最好。一個讓客人感覺流暢、讓自己感覺輕鬆的流程,就是你最高的轉換武器。

想「感覺」一下訂單無痛成立的順暢感嗎?

🚀 立即開始免費試用Pro方案30天 Looc,親身體驗讓轉換率提升的「感覺」!